不服就干! 日韩被特朗普“逼反”了, 第一步就斩断美国的军事枷锁

  • 2025-07-17 03:28:31
  • 760

这次,美国真是惹到大麻烦了。特朗普原本打算通过加税来威胁日本和韩国,希望迫使这两个盟友屈服,没想到却引发了两国的强烈反应,甚至让他们开始考虑远离美国,想要自己做主。

韩国和日本的怒火,特别是在特朗普宣布要对他们的进口商品征收25%的关税后,彻底爆发了。韩国更是开始与俄罗斯谈判,打算引进S-500防空系统的技术。这可是个大新闻,毕竟冷战已经结束多年,韩国第一次大规模地计划购买非美制的尖端武器。而且,韩国自己研发的“天弓”-2防空系统已经成功出口到阿联酋和沙特,而它的升级版“天弓”-3也即将问世,传闻它的射程能达到150公里,甚至连高超音速导弹都能拦截。这一系列行动,标志着韩国防务战略的独立性逐渐增强。

这一切,都是特朗普在2025年7月7日的一条社交媒体动态引发的。他宣布,要对所有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商品征收25%的关税,并从8月1日起生效。这一消息比预期提前了两天,迅速引发了日本和韩国股市的暴跌。日本丰田汽车股价一天内跌幅超过4%,韩国现代集团也因此损失了近20亿美元。

特朗普的这一举动,源自他上任以来一直推行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,试图纠正贸易失衡问题。从2024年4月起,特朗普就开始对欧盟、中国等多个国家征收关税,而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在亚洲最亲密的盟友,也无法避免这一“关税战”。日本首相石破茂为此多次亲自前往美国与特朗普谈判,甚至提出可以购买更多美国的液化天然气,并放宽汽车进口门槛,但特朗普始终坚持25%的税率不动摇。韩国总统李在明上台后,也积极寻求与美国的谈判,希望通过产业合作来减轻关税压力,但美国不仅拒绝了这一提议,还要求韩国增加驻韩美军的费用,并开放半导体市场,谈判根本没有进展。

面对美国的不断施压,日韩两国终于决定不再忍让。日本首相石破茂在7月9日的国会演讲中明确表示,“日本的防卫费用,应该由日本自己决定!”他宣布将在2025财年将防卫预算增加到8.7万亿日元(约630亿美元),重点发展高超音速导弹和自主卫星系统。更进一步,日本防卫省还计划组建一个“海上运输群”,专门负责海上运输,且不再由美国指挥,直接听命于日本防卫大臣。外界普遍认为,这一举动象征着日本开始摆脱美国在后勤上的控制。

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原定于7月11日访问日本和韩国,但突然宣布取消行程,理由是“日程冲突”。这种变动让人猜疑,显然,日韩两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。此外,7月下旬的“东方之盾”联合军演也遭遇大幅缩减,参与兵力比去年少了三成,且首次没有模拟打击朝鲜的科目。这些变化,显然不仅仅是小信号。

不仅政府层面,企业和民间也开始反感美国的做法。日本丰田汽车的会长丰田章男公开表示:“宁愿失去美国市场,也不愿接受损害产业根基的协议!”这句话透露出强烈的不满和决心。而在韩国,全国农协组织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抗议活动,十万农民聚集在首尔光化门广场,要求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对美国说“不”。

此外,关于驻韩美军费用的分摊问题,也成为两国关系紧张的导火索。美国要求韩国每年支付50亿美元的驻军费用,而韩国明确表示拒绝。驻韩美军的指挥权问题也再度成为焦点,2025年3月,韩国国防部宣布要提前收回部分指挥权,尤其是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的反潜作战上。此举引起了驻韩美军司令的强烈不满,他在国会听证会上公开抱怨:“韩国正在削弱美韩同盟的核心架构。”

日本的财务大臣加藤胜信也罕见地暗示,日本可能会出售手中的美国国债,作为反制措施,这无疑是在动美国的“钱袋子”。而韩国的产业通商资源部也公开驳斥美国关于“韩国税率高于美国四倍”的说法,指出韩国的实际税率只有0.79%。日韩两国在各个领域都逐渐失去对美国的信任,开始采取独立行动。

特朗普在给日本和韩国领导人的信中态度十分强硬,称25%的关税“远远不够消除贸易逆差”,并威胁如果两国反制,就会进一步提高关税。这一做法彻底激怒了两国政府,也让它们决心寻找新的盟友和合作伙伴。

日本与澳大利亚签署的《互惠准入协定》于7月正式生效,意味着两国部队可以相互轮换部署。韩国则与印尼达成了军事技术合作协议,计划联合开发新型护卫舰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警告称,这些举动可能是“亚洲版北约瓦解的前兆”。

这场由关税引发的风波,最终成为美日韩关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。当日本自卫队的运输舰在广岛湾升起独立指挥的旗帜,韩国“天弓”-3导弹在忠清南道成功试射时,这一切似乎已表明,一些曾经牢固的盟友关系,恐怕已经难以回到过去。

特朗普或许没想到,他以为能够通过关税大棒让美国再次伟大,但这根大棒反而让日本和韩国挣脱了美国的束缚,走向了更加独立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