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宣! 吉利与极氪正式合并, 有望弯道超车成新能源车霸主?

  • 2025-07-20 17:49:50
  • 989

作为吉利旗下的高端纯电品牌,极氪近些年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,虽然车型矩阵已经较为完善,但在品牌认知上与其他新势力品牌仍有一些差距,为了进一步加速品牌内部的资源整合,7月15日吉利与极氪正式签订了合并合同,这也是吉利此前《台州宣言》关键的落地成果,可以预见,通过此次合并,后期吉利能更好聚焦公司资源,在新能源发展上势必进一步提速。

合并早有伏笔

其实此次合并并不意外,吉利在2024年发布的《台州宣言》已埋下伏笔。彼时李书福明确提出“杜绝重复投入”,并通过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极氪一直专注豪华纯电领域,而吉利则主攻主流市场,但技术研发、供应链的分散导致效率折损。比如极氪的800V超充技术并未延伸到吉利车型中,而吉利雷神电混系统也单兵作战,通过此次合并后,两个品牌可进行技术共享,根据此前机构测算,两者整合后在智能驾驶研发投入上可降低30%,产品迭代周期将缩短20%,这正是“一个吉利”战略的核心价值。

合并后可实现市场全域覆盖

除了在技术层面实现共享之外,极氪与吉利合并后还可实现全域覆盖,极氪目前拥有金砖电池、SEA浩瀚架构等技术,后期可与吉利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等互补,形成纯电、插混、增程的全动力覆盖。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吉利新能源车销量达72.5万辆,同比暴涨126%,增速居行业首位,如果后期协同进一步加深,则吉利有望进一步维持快速发展状态。

从市场定位来看,极氪主要锁定的是25万元以上的豪华市场,吉利银河则主要覆盖10万-20万元的主流区间,领克则衔接中高端市场,三个新能源品牌形成了“金字塔式”布局。这种分层策略避免了品牌内耗,此次合并后通过共享后台技术资源,不仅可进行车型产品技术平权,吉利的规模化采购也能为极氪和领克带来零部件采购成本下降。

品牌和资金可能存在冲击

虽然此次品牌合并有利于协同发展,但吉利也可能面临两项冲击,首先是财务负担加重,目前合并方案给出了两种方式,一是现金交割,一是吉利的股票,如果极氪的股东选择了现金对价,则吉利会支付约172亿元现金,这势必带来短期的债务压力。另一方面,极氪是以“科技豪华”的独立形象崛起,如果吉利后期运营不当或过多强调吉利主导,有可能会出现品牌高端属性的稀释,此前上汽智己和飞凡就是前车之鉴。

除此之外,后期吉利与极氪的销售体系融合也是一大难点,目前极氪品牌主要通过直营模式进行销售,而吉利则依靠庞大的经销商网络进行销售,而新势力团队与传统体系的组织文化磨合需要较长时间,同时后期如何做好售后服务也是难题。

总结:

吉利与极氪的合并并非简单的资本市场运作,而本质上是对目前品牌发展的进一步推动,在智能电动时代,单一品牌或技术路线难以通吃市场,唯有协同方能放大创新效能。不过我们也需注意到吉利与极氪在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,如果后期吉利能顺利解决,则吉利有望成为与比亚迪比肩的新能源车霸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