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破冰: 1亿“碳减排再贷款”背后

  • 2025-07-27 08:18:50
  • 465

对人民银行创设的“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”研究机会很少,直到长安银行落地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。

近期,陕西精益化工神木100兆瓦光伏外送项目(下称“神木光伏项目”)工程竣工验收。与之相伴的是,为其提供1亿元贷款的长安银行依托此一底层资产,顺利申请到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再贷款,此举不仅意味着长安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新突破,也使得“碳减排再贷款”额度居于地方法人机构之首。

“总盘子”176.95亿:清洁能源超3成

清洁能源产业是长安银行绿色信贷一个很好的“观察窗口”,其属于绿色产业6大类之一,项下包括风电、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装备制造,以及光伏电站在内的清洁能源设施建设与运营。

金融棒棒糖翻开长安银行“绿色金融项目”名单,多项位于清洁能源领域的已投放项目跃入眼帘。

比如人民网在《以构建绿色生态为己任》报道中提到的红墩界煤电一体化项目,以及神木市重点建设项目朱盖塔煤矿和神木光伏项目,长安银行累计为3个项目提供贷款资金23.5亿元,分别用于煤炭清洁利用、煤炭清洁生产和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。

截至2025年6月底,长安银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为61.49亿元,以超3成的比例位居绿色信贷“总盘子”之首,而绿色金融总盘子的数据是,总规模冲至176.95亿元,其中2024年增速9.57%。

体量与速度快速走高背后,要归功于长安银行的顶层设计。

2021年,长安银行即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政策框架,同年8月设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,年底在《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1-2025年发展规划》中明确单列绿色信贷战略,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核心高度。

在组织架构上,长安银行组建绿色重点项目金融服务专业团队,构建起总分支三级联动的营销服务体系。为推动绿色信贷的高效落地,公司设置了信贷“余额”和“增量”的考核维度,倒逼业务提速落地。

高度重视之下,作为省级城商行的长安银行亦有明显的重点突破之意。最新数据显示,长安银行在关中、陕北和陕南地区绿色融资规模分别达83、76和18亿元。

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,金融棒棒糖认为,陕北与关中数据基本持平之下,源于长安银行紧盯省委省政府对榆林推进“稳控转”的金融赋能,并将由此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。规划显示,预计到“十四五”末,榆林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2700万千瓦以上,成为国家级“风光大基地”的重要枢纽。

首笔“碳减排”:获发1860万

长安银行在“绿色金融”领域对国家级政策的敏锐捕捉和精准执行,充分体现在这次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案例中。

2021年人行推出碳减排工具,经2023年的扩容,包括长安银行在内的5家地方法人机构获准入围。其作为十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,相较于传统货币政策,结构性政策工具“定向滴灌”的优势更加明显。尤其体现在成本上更具优势—人民银行按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本金的60%予以低成本资金支持,按季度操作,期限1年,可展期两次,利率仅为1.75%。

长安银行决定以神木光伏项目去冲击再贷款首单。

面对总投资5.5亿的神木光伏项目,长安银行在2024年6月项目开工后仅1个月就主动对接入场,8月份,期限15年的1亿元贷款即告获批,并于第一时间完成首批放款(3100万元)。在多路资金的助推下,神木光伏项目持续加快,已于2025年5月底完成并购发电13185.77万kWh,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。

就是这笔绿色信贷,获得了人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支持。

公开资料显示,神木光伏项目将为区域提供大量清洁电量,不断增加清洁电力供应,预计每年碳减排量18.4万吨。因此在申请方向上,长安银行锁定了清洁能源(碳减排三大重点)15个子领域渠道之一的“太阳能利用”。

该笔再贷款,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。长安银行介绍称:

“1亿元总额度,首批3100万元,加权平均利率2.4%,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1.0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”。

“首批3100万贴60%下来就是1860万元,不仅是首笔,这个额度在全省地方法人机构中排名第1”。

通过与业务团队的交流,我们预知“首单效应”已产生示范作用。

“除了榆林,我们这个月在汉中有一个抽水蓄能项目,累计2个亿,首批放款1个亿就准备申请”。

双管齐下:铺就绿金“长路”

长安银行自2021-2025年发展规划将“重点支持绿色低碳产业经济发展”列入“六个重点领域”之后,绿色金融之路即宣告进入了全新阶段。我们注意到,除绿色信贷之外,绿色金融债亦形成了重要支撑。

当然在绿色信贷这块需要补充的是其“核心产品”长融·绿金快贷,无论是额度与期限优势,还是灵活性,细节之处充分体现了长安银行投身绿色金融的满满诚意,同时也希望给广大从事绿色事业的伙伴们,早日找到适配的金融队友。

发挥重要支撑的绿色金融债则在《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金融债券管理办法》的推动下,总规模30亿元(首期10亿元)在2024年7月顺利发行,当时2.14%的票面利率还创全国同评级同期限金融债历史最低,以及创全省同期限金融债历史最低,认购倍数达5.6倍。

在债券融资的支持下,截至目前,10亿元所融资金已全部投放。

金融棒棒糖认为,长安银行“双管齐下”写好绿色金融无疑是对陕西省“十四五”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密切呼应,其中提到,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融合发展,重点支持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、技术先进、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企业转型升级。

行文最后,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,在绿色金融项下还观察到陕西在CCER市场的动态,尤其在细分领域跑到了全国前头。

比如2025年1月7日,榆林米脂高西沟村完成了“淤地坝碳汇”的全国首单,米脂县平台公司代表该村村委将2万吨碳汇指标以150万元的价格出售,单价创全国之最。

比如2024年3月4日,商洛成功将40吨“空气”卖出420万元,预期总金额将达1500多万元,成为陕西省首单林业碳汇项目,也是有史以来首单CCER项目。

上述创新场景为长安银行拓展“绿色金融”业务提供了潜在市场机遇,毕竟从服务绿水青山的政策站位,到获得有效资产的商业诉求,一举两得。